2023-05-07 19:10
最近收到了一个文旅项目的融资计划,巨大的PDF文件打开之后,我发现这个计划当中只有关于这个项目的建设规划而并没有项目的运营规划,尽管文件当中连建筑设计图都非常详尽了,但是我看不出这份规划与投资方的丝毫关联。 投资的意义是在于让投出去的资本产生回报,面对这样一个只包含硬件建设的方案,我并不清楚融资方是否理解投资的意义,难道他们认为一个文旅项目只要有人建设好就一定赚钱吗?
对于投资方而言,不赚钱的项目是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而即便是地产项目,也需要依靠销售来赚钱而并不是建设好放在那里就可以赚钱了,由此,一个文旅项目,无论是赢利能力还是生命力,都要靠其运营方案而非建设规划来体现。 如果说建设好就等于赚钱,那么这个世上还会有倒闭的文旅项目吗?或者,更直白地来说,如果文旅项目只需要硬件建设,那么投资方投资自己的项目,百分之百占股不好吗?为什么要和融资方合作呢?
术业有专攻,投资方的专业在于金融领域,而文旅项目融资方的专业则应该在运营方面。硬件应当服务于内容,对于一个文旅项目,每一条路、每一幢建筑……,都应当以“可以把这个项目运营得更好”作为目的和标准。而一份只有硬件规划的文旅项目融资报告说明了什么?难道投资方找不到某个规划设计院来做规划吗? 我曾经向项目拥有者试着要过他们的运营规划,给我的答复是“没有运营规划”——答案简单明了,也让我更加觉得莫名其妙。如果真的没有运营规划,那么即便资金到位了,是不是这个项目建设完成的那一天,也就是这个项目关张的那一天?
在这份规划当中,我看到了一个有关运营的数字,是说项目建设完成之后,可接待游客重量达到了50万人/日;除此之外,完全没有关于“如何让游客知道这个景区并前来消费的”任何说明,难道这“50万”,就是会实际发生的数字吗? 按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健康产业在未来的前景是非常乐观,而其中的文旅产业项目也是有着足够好的发展空间的,但是如果我们的项目发起人还停留在“把建设规划当运营规划”的思维逻辑当中,只能说是太落后了。
关于文旅项目的好的规划,首先应当给出的就是“游客前来的绝对理由”,之后是“让游客知道项目的信息传递”,并以此推算出有可能前来的游客数量,结合游客数量及身份等细节特征再进行住宿、餐饮、游乐……等方面的规划。已经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个问题还会是问题吗? 说得绝对一些:一个原生态文旅项目,可以完全没有任何新增的硬件建设,但无论怎样的项目,都必须要有游客。因此,一个文旅项目的规划方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应当把“游客”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