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09:25
近年来,诸城市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坚持规划先行,突出融合发展,注重体验提升,聚力打造“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尽美家乡”品牌形象,先后成功创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走出了一条“旅游为先导,业态为核心,文化为灵魂,体验为价值”的全域旅游发展新路径。
高起点谋篇布局,构建全域旅游新版图。聚力整体规划。编制《诸城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着力推进产城文旅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带四片区”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核,就是以恐龙文化旅游为核心;两带,就是潍河生态休闲景观带、齐长城文化休闲体验带;四片区,就是文化休闲与创新示范片区、乡村休闲与山地度假片区、红色文化与田园休闲片区、环境风貌与产业协调片区,达到“一核引爆、两带牵引、四区联动”的效果。聚力品牌打造。依托诸城市恐龙化石、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等文旅资源丰富的优势,设立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800万元旅游营销专项资金,倾力打造“中国龙城·舜帝故里·尽美家乡”旅游品牌,更好地挖掘核心文旅资源,展现诸城历史文化底蕴。聚力机制保障。成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将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成立旅游行业协会,组建国有隆嘉文旅集团,集团资产规模达到200亿,建立起一个集团、一大品牌、一张通票和一站式服务“四个一”运营机制。
高水平融合发展,激活全域旅游新引擎。探索业态融合。探索“旅游+研学”,推出“地质科普当龙头、尖端科技增色彩、特色文化添活力”的特色研学产品,逐步配置多样化研学业态。探索“旅游+工业”,建立以“科技之旅”为主题的迈赫机器人大世界,被列入省研学旅游基地和工业旅游示范点;依托正泰希尔公司研发生产的“春田”牌旅居房车,成功打造山东省首家旅游装备基地。探索“旅游+康养”,建成集康复疗养、旅游教育、体育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竹山生态谷,获评山东省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山东省文旅融合康养试点区。探索“旅游+农业”,建成生态采摘游、家庭康养游线路8条,培育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000余家,打造了蔡家沟、小展村、刘家沟等一批景区化村庄。创新文化融合。做好红色旅游文章,整合以王尽美党性教育基地、刘家庄抗战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旅资源,打造精品路线,创排《党费》《王尽美》《永远跟党走》《杨守伟》等精品剧目,讲好诸城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做好全民参与文章,创新开展“炫艺龙城”全民综艺大赛,采取“百姓登台唱主角、群众演给群众看”的方式,在城乡搭建起流动大舞台。截至目前,“炫艺龙城”全民综艺大赛在城乡社区已演139场,参演群众12000多人次。试点消费融合。聚焦推动文化旅游消费转型升级,连续举办五届文旅惠民消费季活动,使用各级文旅消费券300余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近2000万元,连续两年组织“周末免费游”“一元游诸城”等惠民消费活动,不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高品质提升服务,打造全域旅游新体验。旅游服务平台智慧化。投资1500万元,建设全域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包括景区售票、旅游咨询、游憩购物、景区交通、景区监控、客流监测、舆情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为游客提供精准化智慧化服务。开发“智游诸城APP”,实现个性化行程定制、多语种语音导游导览、VR全景展示,助力全域旅游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一体化。投资1.5亿元用于城乡道路改造提升、绿化建设,建立“立体互联”的交通网络体系,旅游公路总规模达310多公里。抵达4A级景区的公路达到二级公路标准;抵达核心景区的公路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开通4条旅游公交串联起各A级旅游景区;开通4条旅游客运班车连接起多处乡村旅游点。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58座;在核心景区、集散中心、公路服务区等游客集中场所修建配套齐全的生态停车场,满足高峰期停车需求。旅游导览系统全域化。在A级景区、城市功能区、城市旅游业态、公路服务区等共设置10处旅游咨询中心、50处全域全景图;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旅游风景道,以及A级景区、乡村旅游点、城市旅游业态等处,设立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牌120余处,布局合理、指向清晰,为游客提供贴心便利服务。(通讯员 单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