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旅游规划师对想入行的应届毕业生的建议?(旅游规划师工作怎么样)

2023-05-09 09:36

能外出旅游,基本上都是有能力花钱“找罪受”人的一项乐趣,国内旅游虽有种种问题,但这些年主流上还是越做越好。其实不仅仅是旅游产业,其他产业也都是有类似的一段发展过程,旅游规划行业更是要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到现在仍然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行业。

诚然旅游作为一个学科,在学术上并不完备,依然处于发展过程中,旅游研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背景知识,尤其体现在旅游规划上更是如此。现实中大量的小公司的实际情况,是缺乏能理出整体项目开发思路的“旅游规划师”,而从来都不缺少城市规划、园林景观等专业的设计师,恰恰是大多数搞设计的人缺乏项目开发分析的能力。文本还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到现在我也没有看到过多少相关专业的人敢说会干文字工作。

绘图是为表达开发方案服务的,特别是从地产转型过来的商业咨询、设计单位更是喜欢用“画图”来充数,造成大量旅游项目建设完工后不知道如何运营,可见旅游规划不能仅仅是开发“房子”。

需要阐明,这样的比较并不是要说明哪一种专业更具有优势。在行业中体现出优势,从来跟专业门类没有关系,只跟个体专业水平有关系,无论哪个专业,水平到了优势自然就会体现出来。大量的设计师被轮为“绘图员”,这也是旅游规划行业的另一个侧面。

旅游规划行业的诞生是因要旅游发展、旅游开发等问题的解决而产生的。实践中还要以能解决问题为导向,不是一两个所谓创意就是具备创新性,问题解决了自然就具备创新性,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意。

理论与实操两个层面,城市规划都有较为完备的体系。无论前期研究分析、空间规划,行政管理都在方法论上比较成熟。其实,旅游规划完全可以借鉴过来,没有必要脱离这一套东西另起炉灶。另一方面,旅规对于相关专业的方法(如区域经、产业经济等专业)借鉴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取决于市场的倒逼,毕竟相对其他规划门类,旅规行业基本上形成市场化运作。

现实的情况是那些搞传统城市规划的人,还真搞不了旅游规划,多数城规的专业人士只会做空间规划设计工作,但旅规绝不是单纯的空间设计,我带过的团队有不少曾经在中规院之类的大院担任中高层技术职务,都属于比较成熟的规划设计师,但刚接触旅规项目的时候完全不知道如何入手。

过去因为一个行政许可门槛,都在城规领域赚容易钱,现如今也开始涉足所谓被轻视的旅游规划范畴,各类传统规划设计院都在增加旅规业务板块。

规划本身就是各方面利益博弈和平衡的媒介,不仅旅游规划如此,城市规划也是如此,其他门类的规划也是如此,准确地说规划是没有标准的,编制规范那只是表面上的标准。正是因为如此把规划做好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只能在某种意义上取得平衡,但这不是错误,而是规划价值之一。

很多做规划设计的同行,对于规划过程中发生的诸多问题颇有微词。尤其对于甲方、乙方,本地居民等诸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各自争取利益不太理解,似乎充满了尔虞我诈,令人反感。其实这种意识中就隐含着“规划师”是最公正的价值判断者,但事实上多数规划师并不具备这样的价值判断能力。在我经历的项目中,大多数主政一方的地方政府,都会把当地利益(经济利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相对其他参与方而言,政府的表现是最好的。再有参与各方积极表达利益诉求,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公开透明的规划并不能为特定利益方提供多少专项价值。

很多时候作为一名外来的、且有责任感的规划师,大多会认为自己的规划方案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你的方案很可能不是最适合的。不同地方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差异非常大,所以往往一个好的规划方案,是需要经过多方、多专业相互博弈而形成的,这符合对“规划”作为社会经济发展预案的属性。

再有所有门类的规划,都会涉及到至少五年以上的落实周期,虽然没有做过专门的比较,但是总体上各级政府对于规划的落实还是不错的。否则也看不到这些年旅游业的日益扩大,这其中也离不开旅规行业做出的贡献,旅规可以帮助拿地,贡献政绩、养活从业者,这不正是旅规的价值所在?

有市场需求就有滥竽充数者,恰好说明行业空间足够大,等到都被专业把持住的时候,我们个体从业者的活法可能就更加艰难了。

一位知友特意要求回答这个问题,耽误几天时间,今天正好有空简单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