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22:35
休闲经济专家:乡村旅游能不能做好,关键在能不能因地制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工作,相继出台有关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越来越多的乡村景点涌现,让人们有更多机会体验乡村“慢生活”。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200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赋予乡村旅游更多乡土文化,走得更远,79.4%的受访者看好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的模式,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66.3%的受访者希望重视扶贫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多种旅游业态。
受访者中,00后占20.8%,90后占42.0%,80后占28.1%,70后占7.2%,60后占1.6%。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占33.5%,二线城市的占39.8%,三四线城市的占20.1%,县城的占4.8%,乡村的占1.7%。
乡村旅游能不能做好,关键在各地能不能因地制宜
江苏昆山的80后张璇回忆,有一年和朋友到安徽自驾游,当地的一个村子不仅保留了村落原始风貌,还结合了土特产,很好地利用了当地生态资源和地势,令她印象深刻。“当地盛产竹笋,家家户户都在剥笋、晒笋,有的游客去了就会买。村子旁有座山,山脚下有一座寺庙,散养了孔雀,‘闲庭信步’。整个环境清幽又生机盎然,让人恍若置身于世外桃源。”
“我家附近有一条很小的古镇老街。虽然也是江南水乡,但和已经非常商业化、路边全部售卖一样物件的景点,给人的感觉很不同。”张璇说,走进那里就仿佛走进了旧时光,每家每户都不同。“有一把椅子用了几十年的理发店,也有老人家院门敞开正用收音机放着评弹,还有培植了不同景观的别致门口。游客在这里都不忍大声喧闹。” 张璇觉得景区的规划与开发一定要保留其原本特色。
苏晗在湖北广播电视台就职,工作需要,她最近非常关注乡村旅游业。她觉得,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切忌不浮于表面形式,与当地特色紧密结合,做出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东西,才会给游客带来无可替代的体验。“湖北孝感有一个荷花主题的三产乡村旅游。他们设计了一个迷你小火车,载着游客穿梭在荷花海,令人耳目一新。”
“乡村旅游能不能做好,关键在各地能不能因地制宜。把别人成功的经验直接照搬过来,也许最初会有一些收入,但最终大概率会失败,因为创意不可复制。”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教授指出,要根据当地有什么资源来决定发展什么。
赋予乡村旅游更多乡土文化,走得更远,79.4%的受访者都看好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发展的模式,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乡村旅游不仅是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参观展览
“要想富,先修路。”研究生周宇涵的研究方向为传统民居与乡土村落,目前他正参与一项对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的工作。他指出,很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景点的发展瓶颈就是交通难。政府应对贫困地区加强资金支持,改善配套服务设施。
他还建议,景区要重视宣传,“比如有的乡村每年有几个月有特色的果蔬采摘体验,或其有他特色活动内容,但外界知道的不多。尤其在部分年轻人印象里,乡村还是环境恶劣、条件简陋的。这都需要通过宣传,提高关注度。”
苏晗希望,乡村旅游能够创新项目,丰富花样,“我很期待更多体验式的项目,而不仅仅是拘泥于赏花、采摘、逛博物馆这几方面。比如结合当地地形,组织骑行、马拉松等赛事,发展出更多业态。拒绝千篇一律,突出当地特色来。”
“不管是吃住玩,条件都应该能跟上。但同时,它是乡村而非城市,要让人们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北京某高校哲学系研究生邹越认为,乡村旅游业应达到“必须要商业化,同时又不要那么商业化”的状态。“我觉得乡村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城市的人来到这里能够感受到隐于山野、世外桃源的生活,欣赏自然风光,暂时远离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他还期待,在乡村的住宿不仅经营要规范,环境还要宜居,不脏乱差,有快速wifi,房间明亮宽敞,电视清晰等。“要有景区管理模式。”
实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王琪延给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从吃农家饭,到住农家院,要转型升级。“不仅有优美的环境,还有舒适的住宿条件。”其次,要深度挖掘农村优良的文化传统,让游客真正体验到传统农村文化的美。第三,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比如“通过技术手段将农村文化可视化,实现游客更能看到在城里看不到的东西。”第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产业融合,创新业态。“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参观展览……我认为乡村旅游应该不仅仅是这样子。可以发展新业态,比如与体育公司合作,设计马拉松路线,带动农业增值,让村庄更美,农民更富。”
发展乡村旅游,66.3%的受访者希望重视扶贫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发展多种旅游业态,59.9%的受访者认为要重视完善配套服务,提供差异化旅游产品,40.0%的受访者期待充分展示乡村民俗文化,实现文旅融合。
(侯中杨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