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瑶湖景区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的策划和思考(瑶湖好玩吗)

2023-05-10 19:51

《瑶湖景区规划和思考》 ▷▷▷

【作者按】五月以来,南昌又掀起了思想再解放大讨论活动,高新区也在征集“解放思想大讨论”建言献策活动,正好在近期的工作中,一直在研究瑶湖的历史文化,于是有了这篇文章的思考,仅供参考探讨

备注:此文的思考,未经作者允许,专业设计公司不得擅自复制和摘录。

瑶湖景区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的策划和思考文/刘晓

景区形态也叫景区形体,是承载景区旅游活动的空间分布状况,包括:景区空间规模的大小、景点分布的疏密、景点之间的结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结合的情况,等等。简而言之,景区形态就是景区的平面形象。

设计景区形态是景区规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区旅游规划的指导性依据。决定景区形态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景区形成期的自然形态;二是景区形成期的旅游产业;三是景区旅游规划建设与产品开发的计划性程度;四是景区规划设计所挖掘的文化特色。

中国城市有将近700个,有湿地的城市只有20多个,南昌就是其中之一,而高新区内拥有的众多湖泊湿地又使得其成为南昌城的重点区域。因此,天然的生态资源,不仅为高新区生态科技新城的建设和未来健康发展创出了绿色新路,也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南昌高新区在全国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动力。

自然穿插物是构建富有特色的城市建设中景区形态的天然基础和无价资源。高新区内湖泊众多,其中素有“天上瑶池,地下瑶湖”美誉之称的瑶湖是南昌城区最大的天然湖泊,有水面2.2万亩,其水面相当于南昌城内城外八个湖泊面积的总和,即便是烟波浩渺闻名天下的杭州西湖,也只有瑶湖的一半那么大。辽阔的湖面上波光潋滟,春夏之际有摇曳多姿的菱荷与碧波争艳,秋冬时节有遮天蔽日的珍稀候鸟飞来水面栖息。湖岸四周,点缀着蜚英塔、刘城庙、龙桥活水、昌江古渡、二对明灯等“瑶湖八景”,附近有西皮山、吕蒙岗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所以,做足水文章以及开发其自身已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将是南昌高新区一大特色人文景观。

但是,南昌高新区作为宜人的绿色生态科技新城,如何在文化旅游上实现其独有的特色呢?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南昌高新区瑶湖景区的开发建设以及鄱阳湖畔鲤鱼洲白鹤小镇的倾情打造。

下面就瑶湖景区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浅谈几点个人思考:

一、主题定位

以“生态与科技、历史与现实”为主题,即主打“文化高新宜人生态科技新城”牌。结合高新区独特的科技新城、湖泊湿地、自然景物、人文景观、名胜古迹、历史遗址等,挖掘瑶湖及周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现代价值的人文魅力,提出“南昌高新区生态科技文化闲游”的口号。

二、形象定位

紧紧围绕“生态与科技、历史与现实”这个主题定位,进一步挖掘高新区本土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为瑶湖景区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的形象定位。概括起来主要为“八个文化”:一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文化;二是“精明务实、开拓进取”的创业文化;三是“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实干文化;四是“人文之水、运动之水”的湖泊文化;五是“风光旖旎、自然纯朴”的湿地文化;六是“人的乐园、鸟的家园”的候鸟文化;七是“人杰地灵、名家辈出”的教育文化;八是“遗韵悠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

三、空间布局

瑶湖景区旅游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可概括为“三湖八景连十点”结构。“三湖”,即以瑶湖湿地为中心,连接艾溪湖湿地(含鱼尾洲湿地公园)和南塘湖湿地。“八景”,即长港古渡、刘城暮鼓、厚浦渔歌、龙桥活水、万溪桥木、普济晨钟、二圣神灯、大雄梵刹。“十点”,即蜚音塔、南岗太虚观、刘城庙遗址、鲁溪花园(东鲁书院)、西皮山遗址、吕蒙岗遗址、阿耨寺遗址,古墓葬遗址(周瑜墓、吕蒙墓、黄盖墓)。

同时,空间布局要结合高新区科技企业的特点,把“科技游”纳入旅游发展的线路规划。

四、景点概况

(一)已新建成熟的景点

艾溪湖湿地公园(含候鸟乐园)、鱼尾洲湿地公园、南塘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公园

(景点概况略)

(二)已修茸的名胜古迹

蜚英塔

蜚英塔坐落于今麻丘镇荷湖村南面,俗称宝塔,建于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为我国传统楼阁式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六角形。塔基为长方形红砂石砌筑,共七层,高35米,内有砖阶,层间为青石板质,可攀至顶层,砖檐为五层平铺、造涩出檐。在第三层正面嵌一塔碑,右书“龙飞天启辛酉元年正月十一日立”,中刻“蜚英塔”三字,左书“东阁大学士癸未状元宋国祚题,西川石藩伯丙戍会魁周著鼎建”。

抗战期间,日军用迫击砲击中塔身,至今还留有3处弹痕,塔顶被毁。1982年至2013年,由国家三次拨款修茸,并增建围墙。现已基本恢复原貌,焕然一新。1959年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南岗太虚观

现南岗老屋下村西的太虚观建于东晋初年(318年),坐北朝南,三进两个天井,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气势恢宏。中经几次修缮,直到1939年,这座千余年的古观被日军纵火烧毁。1948年按原样重建,1999年重新粉饰一新。如今烧香敬神者络绎不绝,有专人守护道观,住观的道士1人。2008年3月经南昌市宗教事务局批准为宗教活动点。

(三)目前规划中的景点

瑶湖候鸟主题公园、航空主题公园

(景点概况略)

(四)需重建的名胜古迹

瑶湖八景概况

长港古渡:位于长江村长港龚村。是一个古渡口,渡船为花舫。诗曰:惊涛拍岸白无垠,多少行人问旧津。柳卷村烟风欲定,舟团渔火月方新。长年时弄斜阳笛,好鸟争鸣枉渚春。举首莫嫌波浪阔,各凭忠信走逡巡。

刘城暮鼓:又名刘城古庙,位于麻丘街西北1千米处,麻丘村委会内,相传三国时汉将扬州刺史刘繇在此筑城操练水军,后人为纪念刘繇则建此庙。诗曰:

月挂城头尽息机,鼓声镗镗恋斜晖。渔人误作狂涛起,牧竖惊吹短笛归。水底鱼龙齐拜舞,山中魍魉欲皈依。听来顿作风云气,汉将当年此奋战。

厚浦渔歌:位于麻丘街西1.5千米处麻丘村委会的厚浦自然村,在瑶湖边上,历史上村民都以打鱼为生。诗曰:

江湖生计熟如鱼,一叶扁舟乐有余。结网冲烟迷近远,放歌乘兴遣居诸。濯缨似鼓沧浪枻,换酒常携丙穴鱼。不用唱酬多笑傲,钓璜曾载盛王车。

龙桥活水:位于麻丘街西南4.5千米宝塔村与罗家慈母村交界处。此处有一支水流,常年不竭,水清见底,流水声叮咚清脆。诗曰:

分得银河一派流,四时不竭有源头。桥通出入谁题柱,鱼戏纵横欲跃舟。静映碧天同鉴彻,动符智士少心忧。他时雷雨神龙起,洒遍甘霖慰众求。

万溪桥木:位于瑶湖中,相传是建刘城庙时,一根做梁的楠木不小心掉入瑶湖中,便成了楠木精。现每逢夏秋之季,天气晴朗,便可见瑶湖中南北向有一半水为白色,一半水为蓝色,即楠木精也。诗曰:

葱葱郁郁绕溪生,拔地千寻岁不更。绿柳摇风春浪阔,丹枫翻日暮云平。秋来鹭序依林整,月上樵歌出谷清。故国从来乔木重,甘棠匆翦古人情。

普济晨钟:位于麻丘街西1.2千米麻丘村内。此原有一普济寺,寺内有一大钟,重约千斤,每逢清晨撞钟,钟声响彻四方,据说,南昌一出城门便能听见,现仍留有铸钟遗下的炭渣等物。诗曰:

五更鸡唱已星稀,隐隐洪钟启寺扉。旅店征人惊梦返,园林栖鸟逐光飞。蒲牢谁似鲸鱼击,连坐相看佛火微。但使闻声生妙悟,餐风不用学禅机。

二圣神灯:位于麻丘街西1.5千米处。相传厚浦村人均为二圣菩萨荫佑下的子民,建有二圣庙。每年农历四月初十为二圣生日,厚浦村人均要上香放鞭炮,以示纪念,流传至今。原二圣庙前有一孔雀造型的神灯,由百盏灯组成,其中一盏不点自明,每逢夜晚,远远望去,一片光明,像明光闪闪的孔雀要冲天而起,甚为壮观。诗曰:

记得明神判渭泾,燃灯报德万年青。能教鬼大销荒野,定兆金莲撤大庭。觉路已开南北岸,宝光还射斗牛星。堂前如挂秦官镜,朗澈千秋永显灵。

大雄梵刹:又名大庆古寺,位于昌东谢家村。诗曰:

大雄林壑冠瑶滨,唐代宜来得道人。高石切云抽慧剑,小船绕屋渡迷津。铁瓶每贮松间露,山虎曾依座上神。莫怪水深游客少,从来灵迹不沾尘。

鲁溪花园(东鲁书院)概况

东鲁书院位于麻丘集镇东北约一公里,鲁溪魏家村庄南面的鲁溪花园内,花园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壬午年(1162年),月溪流水环抱。东北面的三宫殿堂与花园成犄角之势,殿内有唐太宗李世民与丞相魏征的塑像。因一溪之隔,花园又分为大花园和小花园,东鲁书院就设在大花园中,据说有位人称“东鲁先生”的曾在此讲学,因而名“东鲁书院”。在乐鲁书院读书的人,不少都考取了功名,步入了仕途。小花园中有一天然土井,井中泉水源流不断。花园里,榆树、桑树、枫树、乔木参天。野菊、月季、蔷薇、茶树、灌木丛生。树木中,布谷、斑鸠、云雀、白鹭,各种野鸟同林栖息。小溪边,鹅鸭竞游、鱼儿戏水、红菱白莲,争奇斗艳。漫步花园小道,竹苞松茂,鸟语花香,观早雾,赏晚霞,别有一番情趣。古诗赞曰:“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颂腊梅诗”。

传说中的鲁溪花园有四大奇观。一是水不浸。相传此地是荷叶宝地,水涨“地高”,洪水再大也从没有淹过花园,全村不少人曾到这里避洪灾。二是地气灵。当地老百姓称此地是“五星捧月”地,围绕花园旁边的月池,有“八座”庙、古祠堂、后母园、大、小花园形成五星捧月势。三是旗杆多。据说鲁溪自建花园以来,人才辈出,生员举监,侯王官宦,层出不穷。有歌谣唱道“荷湖牌坊蜚英塔,鲁溪花园旗杆插”。当年因竖的旗杆太多太密,曾把在这里觅食的野猪都夹死好多头。四是枫树高。这里原有两棵大枫树,相传为鲁溪魏氏始祖亲手栽种,树高“十丈余”,树干“围合数抱”,树干内空,能放一张桌子,容得下八个人在里面喝酒,耕夫、牧童每避风雨于其中,太阳下山时,树影能遮到河东岸的张坊村,有人为此题诗一首:“鲁溪冈上数株枫,乔木乡阁势罕同,质干参天枝叶茂,时人焉识大根踪”。

如今的鲁溪花园各种树木葱葱郁郁,绿树成荫,绿草茵茵,既是各种候鸟栖息胜地,也是人们晨练晚暮休闲的场所。

月溪于2007年建了鲁溪世外田园垂钓娱乐中心,开辟3个精养鱼塘,花园南面两个为椭园形,花园北面一个为长方形。月溪斜坡用水泥预制板铺垫,周围砖石砌土勘,沿溪铺有彩道板,每隔一段设有彩色遮阳伞,伞下有石桌石墩,每天有不少垂钓爱好者在悠闲自得地垂钓。月溪最南端有停车场,停车场四周栽种着风景树,旁边建有一排黄墙红顶的房屋,设有休息厅、餐饮部、娱乐室等。

(五)需恢复的历史遗址

刘城庙遗址概况

“刘城庙遗址”位于麻丘镇西1.5公里,面临瑶湖。刘城庙原有寺庙,庙外由土城包围。据传系汉时扬州牧刘繇屯兵之地,故而得名。现庙宇已废,土城城墙现仍有一段,城基宽约10米,城墙面宽7米,高8米。该遗址沿瑶湖岸约1公里地段呈条带状分布,临湖断面可见灰土层,在临湖水边散见大量陶片及部分石器,石器类似石斧、石锛、石镞为主。种类及形制与斗门遗址基本相同。陶器类亦多为生活用器,以口沿析多为高颈罐及其他罐形器。鼎足以羊角式为主,其他均少见,而鬲足几乎未见,这是该遗址的明显特点,该遗址虽陶器种类简单。但纹样较其他遗址还是有变化的,如勾连雷纹、变体云雷纹、蕉叶纹、蓆纹、曲折纹、月牙回字纹与斜方格纹组合纹、方格纹与曲折纹组合纹等,这在其他遗址中是不多见的。时代属商周。

西皮山遗址概况

位于麻丘镇荷湖周家,西濒瑶湖。遗址沿湖呈南北向带状分布,绵延4公里。文化遗物大致与其他遗址相似,但其中的米字纹、圆涡纹釉陶为其他遗址不多见。并发现一种一面中凹,一面平底的穿鼻石英质石纺轮。时代属商周。

吕蒙岗遗址概况

吕蒙岗,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位于麻丘镇广安村南1.5公里处,东临大包圩堤。原岗高约4.5米,因历年修堤取土几乎夷为平地,面积近万平方米。红烧土散布广泛,可见房屋遗址为园形。门道、火膛痕迹清晰。发现文化遗物石器类有石斧、石锛、石镞、石刀等,陶器类多为生活用器,而以炊器为首,大部分鼎足火烧痕迹明显。常见鼎足为羊角式、园锥式,扁平式及丁字形鼎足与马井遗址比较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鬲足亦较马井遗址更为短小,少量还似乳钉状,罐类器形明显增大。器表纹样多为方格纹、云雷纹。网结纹与绳纹次之,时代属新石器时期至商周。

阿耨寺遗址概况

元朝末年,宝塔村周氏彦托自迁此地开基以来,十余代后,香火渐渐昌盛,而村南边有个陈家村庄,人败财衰,香火逐少,此村有个财主陈细万,见周氏人家香火旺盛,本村在消沉之中,心想日后在何处安身,心一横,想出一个建寺为僧的念头。

就在当年,他购来木、石料,请来木工设计建此寺,它建在离陈家庄东南200米处,寺前有条大路(东西向)直通南昌城(西到棠溪熊家、大石桥李家、货场万村、经昌东顺北门入市中心)。

寺前有个小塘,塘北是个石禾场,场后是一个八字头门,头门中间大门宽约2丈,高达4米,两侧小门每个宽1.5米,高为2.5米,八字头门内侧,两边各有一间小房约20来平方米。

八字头门以北有三间大殿,大殿宽约10丈,前栋高1.76丈,中间一栋1.96丈,北边的2.16丈。

殿北有条深沟,沟后有座小竹山。

前一进大殿,两边放有五殿阎王,东西各五尊中间殿,大肚罗汉坐北朝南。后大殿,回坐老祖坐南朝北。

北殿中间有个天井,天井中间有个大钱缸,养有各种观赏的鱼,东西两侧和北边是和尚住所。寺四周建有一丈多高的围墙。围墙内,东西两边建有几间小屋,供寺内放杂物及弄饭处。

中殿与北大殿空隙处放有一口大茶缸,有人专烧茶,供来往客商及朝圣者解渴之用,此项消费由周氏专用一丘叫茶4斗的田产供应。

此寺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它鼎盛时期寺内有和尚80多人,日日香火旺盛,1939年日军到南周村时放火烧掉了宝寺,化成一片废墟,至今未建。

古墓葬遗址概况

周瑜墓

周瑜墓在瑶湖东,今长江村东樟山,其处有一封土堆,原有坟砖露出,砖旁镌有周瑜二字,但其字体非属汉魏间物,疑周瑜墓,据此而得名。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东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指挥东吴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兵于赤壁,为魏、蜀、吴三国鼎立之势奠定了基础。

吕蒙墓

吕蒙墓位于广安村孙姓村左的吕蒙岗(亦称吕墓岗),此墓已废。吕蒙,家子明,汝南富波(今安徽阜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授虎威将军。关羽走麦城,即败于其手。吕蒙墓史料记有长沙蒲县有吕蒙冢。

黄盖墓

黄盖墓位于吕蒙墓西约2.5千米。该地俗称“黄盖嘴”,此址已废。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人,三国吴之名将,授武锋中郎将,加偏将军。

五、开发期限

景区旅游产品开发可分三期:

(一)初期(开发建设至2021年为止)

一是对瑶湖景区旅游规划与产品开发制定近中远三期整体规划。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整个景区建设发展的前提,它关系到瑶湖景区旅游产品开发的未来,也是体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关于瑶湖景区与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关系调整的一种重要手段。尽管环瑶湖建设规划已经有初步想法,但是关于整个瑶湖景区的控制性详规,除了艾溪湖湿地公园、鱼尾洲湿地公园、南塘湖湿地公园已经建成之外,目前环瑶湖只对部分点位(瑶湖郊野公园)进行了建设以及对候鸟主题公园进行了初步规划。作为整个景区未来建设应予以统一详细规划。统一详细规划是实现瑶湖景区未来发展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当然这种规划是以整个高新区现代科技新城发展为指导的规划。二是对现已建成景点进行修整,重点整治周边的环境。三是根据瑶湖景区部分点位的规划,建成候鸟主题公园、航空主题公园,同时启动瑶湖八景恢复重建的规划。

(二)中期(全面发展至2025年为止)

启动名胜古迹瑶湖八景和鲁溪花园(东鲁书院)恢复重建,并全面规划西皮山遗址、吕蒙岗遗址、阿耨寺遗址,古墓葬遗址(周瑜墓、吕蒙墓、黄盖墓)等历史遗址的恢复重建,瑶湖景区建设进入全面发展期。

(三)远期(成熟发展至2030年为止)

在景区全面建成后,进一步完善湿地的生态系统,实现对自然生态全方位的科学保护和利用。全面完成瑶湖景区的社会、生态环境系统的保育工作,实现景区湿地候鸟的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区一体化保护的总体目标。

六、开发原则

要突出主题、体现意境、确定重点、生态保护,并根据高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瑶湖景区开发建设中应遵循的特殊原则,主要体现在:

(一)返璞归真

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对必须保留的湿地要坚决保护其的存在,防止蚕食,防止乱用。一定要注意对自然湿地原生态形态的保护和利用,既要关注水之碧绿与静谧,又要按亦城亦乡、灰绿相间的要求,借助周边历史文化的挖掘与遗址的恢复重建,共同组合成生态与科技、历史与现实的观光大餐。

(二)点线结合

瑶湖景区以环瑶湖名胜古迹八景和新景点(瑶湖郊野公园、候鸟主题公园、航空主题公园)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串联具有现代人文气息的艾溪湖湿地公园、鱼尾洲湿地公园、南塘湖湿地公园,以及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蜚音塔、南岗太虚观、刘城庙遗址、鲁溪花园(东鲁书院)、西皮山遗址、吕蒙岗遗址、阿耨寺遗址,古墓葬遗址(周瑜墓、吕蒙墓、黄盖墓)为一线,共同构成点线结合的休闲游览体系;同时周边的航空城等高科技产业园又是一个亮点,与科技旅游相呼应,并组合成丰富多彩、功能齐全的生态科技文化闲游线路。

(三)动静相宜

动静相宜是一种休闲旅游的意境,即在动态的游玩中又有恬静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观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和静完美的交融在一起。因此,瑶湖景区的天然资源禀赋和周边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其地处高科技新城的地理优势等,决定了其旅游开发在凸显生态湿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址的人文景观的游览特色之外,还需要结合现代科技的新技术手段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发部分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的休闲类游玩项目,比如在瑶湖的候鸟主题公园规划游乐园等。即融动态的候鸟观赏与恬静的自然湿地观赏与一体,又融动态的游乐诸如情侣荡舟和游艇刺激项目、以及乐园亲子活动等与恬静的自然湿地观赏与一体等等。

七、游线规划

高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对外窗口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列车头,瑶湖景区游览的线路设计,在充分考虑吸引周边及南昌地区以外的游客时,同时要考虑高新区招商引资的需要。由于整个景区内的若干个景点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对这些景点的游览或活动参与的先后顺序与链接方式,会有多种不同需要的选择,因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合并设计多条不同的游览线路。

旅游产品的设计可分为:自行游和组织游两种。自行游一般以“单日游”为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游玩习惯自行选择游览线路。组织游又可以设计为“单日游”和“双日游”两种。“单日游”为域内游,线路设计主要集中在瑶湖景区(含参观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游)。“双日游”为跨区域游,线路设计可以将第二天的游览线路延伸至鲤鱼洲“白鹤小镇”(景点可根据时间安排包括十里香樟、清华大学江西分校旧址、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知青公园、天子庙、农场桔园、候鸟观光等),也可以延伸至市区(景点可根据时间安排包括八一广场、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南昌办事处旧址、滕王阁、八大山人纪念馆等),还可以延伸至周边(比如与湾里区梅岭、新建区汪山土库、南昌县幽兰镇青岚湖和东禅寺宗教景区、进贤县军山湖和李渡镇、安义县古村等景区分别各设计一条延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