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牧青:文旅规划开发的先后、软硬和主次(马牧一幅字画值多少钱)

2023-05-10 19:55

摘要

设计源于规划,规划源于策划。策划即顶层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旅游定位,是通过策划解决战略、方向和路径问题。策划的灵魂是创意。没有绝伦无比的创意,便没有特立独行的新奇特产品,而没有特色便无所谓旅游。

做文旅规划与旅游投资开发,有先后之分,先有策划后有规划,策划是灵魂,规划是路径;有软硬之分,软性创意与硬件投入宜共融共创,小投资需要大策划,大投资未必会有大收益;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配套,轻重缓急,不可偏废。本文有三点拙见,与文旅同行商榷:

 一 关于策划、规划的先与后

旅游开发先规划,旅游规划先策划,策划比规划重要,这还真不是某些策划人的自我吹嘘和标榜。策划在前,规划在后,世人尽知,内在规律,不可违逆。

设计源于规划,规划源于策划。策划即顶层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旅游定位,是通过策划解决战略、方向和路径问题。

策划与规划不可分离,规划包含策划,没有策划,规划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是,搞旅游没有只做策划的道理,没做过落地性规划,策划往往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策划需要规划的强力支撑。(参阅《马牧青:旅游开发先定位》)

策划的灵魂是创意。没有绝伦无比的创意,便没有特立独行的新奇特产品,而没有特色便无所谓旅游。上世纪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深圳有两个创意性项目,世界之窗和中华风情园就是如此,一个对内,一个对外,很好地解决了那个年代国人难以出境、外国人难以入境的问题。

当时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资源有限,其在占据良好区位和特殊政策前提下,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世界之窗和中华风情园赖以立足的就是国内和国外两个双向、无限大的市场,其市场定位堪称精准。

 二 

关于创意、资源的软与硬

旅游开发离不开资源,但资源不是产品,没有良好区位的资源不具备开发条件,有区位有资源但没有好创意,产品会流于一般化,泛泛众矣。

做旅游规划,务要从市场入手,创意第一,资源第二。市场比资源更重要,资源只是禀赋条件,再好的资源也只是璞玉,需要雕琢才可“成器”。资源只有赋予一流创意,才可赋能成为一流产品。

当然,“天然去雕饰”也罢,“虽为人作、宛若天然”也罢,也是一种创意方式,但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极有可能就是超一流的创意路径,这样做既合乎市场诉求,又合乎资源保护要求。

市场消费者也可以成为资源依托者,亦即目标消费者和资源成为同一群体。如:大学城附近的文化创业园区。一方面,可以为大学生们量身定制市场消费产品;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作为一种市场资源,参与共创和共享,从而成为艺术、文创、科技、健康、研学等门类的实习与实践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活力、时尚是一种资源,艺术、浪漫、爱情是一种资源,技术、专业、科学也是一种资源。

这个市场的发展路径:先是自娱自乐,后是开放式的公众娱乐,假以时日,会成为专项市场之外的大众产品。

 三 

关于文旅、地产的主与次

旅游项目投资开发,必须有可以依托的旅游吸引核,而且项目本身也要有吸引核。对于旅游地产,最好度假地产本身就是集功能、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建筑群。配套产品不单是休闲功能,应该兼具旅游功能;不单是地产的配套功能,更应该是核心旅游功能。确切地说,地产应该为旅游吸引核配套,而不是相反。迪士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旅游项目必须要重创意、软开发、轻投资、缓建设、低成本、巧经营。如果说资源是硬件,市场化创意就是软件,软件比硬件更重要,规划路径是“软硬兼施”。

旅游开发不同于城市开发,千万不可以搞成公益性、形象化、休闲性的公园。如果那样的话,可真的连门票都收不上来了。重视规划吧,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事半功倍;少些投资吧,资本是杠杆,但有时也可能成为掘墓铲。

本文系马牧青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图片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授权相关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 

马牧青简介

 

文化学人,旅游资深专家;

北京青蓝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

北京绿维文旅集团总策划师;

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总规划师;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乡村旅居倡导者与践行者,市场定位“倒行逆施”法和旅游规划“四点论”倡导者。

微信:13671160887

邮箱:muqingchina@163.com